Search

【聽說純網銀十月開業,但台灣銀行已經多到 Overbanking 的情況下到底為什麼還會有人砸幾百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聽說純網銀十月開業,但台灣銀行已經多到 Overbanking 的情況下到底為什麼還會有人砸幾百億做純網銀?】

全台灣 2300 萬人當中,大家知道有多少人口沒有信用卡嗎?
.
.
.
答案是近 800 萬人,占全台總人口高達 40%。(統計數字來自聯徵中心)

這些人為什麼沒有信用卡呢?
他們的身分包括學生、家管、自營業者(如夜市攤販)、兼職人員。

然而這群人難道就沒有金融需求嗎?想當然爾不可能。

這些沒有信用卡的人,金融需求仍在不斷地在成長。尤其年輕世代許多是消費力強卻沒有正式工作申請不了薪轉戶,或是身分還是學生、但父母不給買 Switch... 等等辦不了信用卡卻仍希望適用於分期或小額貸款的情況。

因此全球多家金融科技都是針對這一塊空白應運而生,包括或是國外和 eBay 合作的 Afterpay、京東白條、支付寶花貝,或是國內的中租也推出了零卡分期,和 PCHOME 合作的 AFTEE 等不需信用卡就能分期的服務。(我在北京時曾去一家美髮店和裡面的 19 歲妹妹聊天,對方提到自己畢業後就來工作,買東西都用花貝分期)

台灣這些無卡分期大多都是透過超商現金繳款。部分無卡分期公司甚至會在學生申辦時協助避免讓申辦者父母得知。

而現階段國內外的金融新創公司或純網銀,打的其實就是這一群用戶。可能很多人好奇:

台灣才區區 2300萬 人口,卻有一大堆本土銀行、外商銀行、農漁會、信用合作社... 等百來家金融機構,在這樣 Overbanking 的前提下,為什麼還會有好幾家業者要砸數百億去做純網銀的投資?

因為這樣的金融需求未開發完全的人口仍佔了全台 40% 啊!!!市場潛力大有可為。

想想看,你以為這些年輕世代只是要買 iPhone 或 Switch 而已嗎?未來還會有信貸、車貸、房貸、投融資的需求... 在已經習慣同一間銀行的前提下,很有可能就變成同一家的穩定客群。現在純網銀也還在試驗階段,誰也難說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後法規不會跟著調整。

因此如果你細看所謂的「純網銀」,會注意到很多高層都是租賃或融資公司來的、而非傳統商業銀行出身。

歡迎參考我去年六月寫的故事,但我寫這篇文的時候無卡分期還是高利貸的代名詞、坊間許多利率近20%,但隨著今年金融產品在市場上大爆發,正規公司的利率已經相對低很多了、落在3-4%。
https://kopu.chat/2019/09/17/installments_apr_20_online_banking

---
被上一篇文的讀者粉絲抓到最近都跑出去玩偷懶沒發文🤭趕快補回來求大家原諒了~~🤗 沒事大家可以來我的網誌玩玩留言給我,近期會復工的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建立好奇心與求知慾,瞭解各產業領域的運行規則,保有洞察力的敏銳。
View all posts